首頁>熱點 > 原創 > > 正文

祁玉偉:在材料強國路上行穩致遠

2023-06-16 16:14:13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作者:李洋 評論:0
  從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舉辦之日起,接力基金創始合伙人祁玉偉就成為創新創業大賽舞臺上發掘千里馬的伯樂。

  從第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開始至今,十年間,祁玉偉見證了無數企業從蹣跚學步到揚帆起航。從雪中送炭到錦上添花,作為投資人的他,目標瞄準硬科技領域的創新企業,特別是關鍵新材料的創新創業企業。

   材料強國任重道遠

  “一代材料、一代產業”。材料是產業發展的基礎,從材料的應用歷程可以看出,每一次生產力的發展都伴隨著材料的進步。作為長周期的重資產行業,新材料行業的增速并不穩定,對新材料企業的投資要分析企業核心技術能力及未來的應用前景。

  祁玉偉說,新材料行業高投入、高難度、高門檻,需要長研究周期、長驗證周期、長應用周期。“近些年,我們通過創新創業大賽平臺欣喜地發現,在一些關鍵材料的細分領域,國內企業開始嶄露頭角,并一步一步向國際領先水平邁進。”

  接力基金成立于2009年,專注于投資科技類創業企業,重點關注新材料、醫療健康、智能制造及科技服務等領域。接力基金創立的初衷,是幫助那些創業項目順利渡過早期艱難時光,而后平穩對接后續的VC和PE,起到承上啟下作用,故取名為“接力基金”。目前,接力基金規模逾15億元,已投資了百余家早中期科技類創業企業。

  祁玉偉回憶說,接力基金設立初期,愿意投資新材料領域的投資人很少,當時業界曾調侃新材料領域“門前冷落鞍馬稀”。過去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接力基金堅守硬科技投資,走出了一條少有人走的投資之路。

  愿意投新材料的投資人,都是愿意長時間“坐冷板凳”的人。“這個時間會很久,5-8年都有可能。”祁玉偉說,前幾年,許多投資人都扎堆在互聯網項目,而很少關注新材料。因為投資互聯網項目,經??梢钥吹揭粋€項目好幾百倍的收益,時間周期也比較快,而新材料領域的投資要實現百倍收益比較難,時間周期也沒那么快。

  然而,對于企業而言,都去“賺快錢”,就沒有人啃“硬骨頭”,就難以實現突破性創新。“中國的關鍵材料大概有170多種,30%左右亟需國產化替代,你說這個機會大不大?”祁玉偉說,難走的路從來都不擁擠。接力基金的定位就是“在少有人走的路上,行穩致遠”。

   投資早期與科創

  “聚焦科創,專注早期,接力未來”。記者采訪期間,祁玉偉多次強調接力基金的這一理念,這一理念構成了接力基金的力量底色。

  作為早期科技投資機構,接力基金獨辟蹊徑,專注早期,投資了一批中試末期和量產早期的項目。

  “我們傾向于選擇那些處于中試末期和量產早期的企業。”在祁玉偉看來,這個時期的企業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產品,剛剛開始走向市場。很多創業者在產品研發上有著極高的天賦,但在市場化方面卻十分薄弱,這十分考驗項目的創始人從科學家到企業家的轉變、產品從實驗室到商業市場的轉變。這就需要老練的投資人與其同行?;谑嗄甑母排c布局,接力基金將會繼續堅持與更多這類創業者和創業企業同行。

  “新材料行業,從配方到工藝,你做出來了,別人一般難以模仿,容易形成‘壁壘’。”祁玉偉認為,小荷才露尖尖角,要想“立上頭”,就需要對項目做進一步的跟蹤和觀察。“如果我們發現了人才,我們愿意付出并提供持續幫助,到最后投資便是水到渠成。我們喜歡這種順勢而為、瓜熟蒂落的投資。”

  自成立開始,接力基金始終不變的投資方向便是早期與科創??v然市場風口不斷涌現,各式各樣的浪潮變幻起伏,但接力基金一直堅守的價值觀是不做盲目追風的人。

  “事為先,人為重”。“我們要投的是開了竅的讀書人。”祁玉偉坦言他會把創業者的抗風險能力放在第一位,而評判的標準往往來自對他們此前人生經歷的考察。“我投資的很多人都是技術能力強,同時有很強的快速學習能力,以及超越功利的創業理想。”

  對被投資對象,接力基金也秉持3個判斷。第一,有堅韌不拔的精神。早期創業,都面臨各種挫折與磨難,失敗了要能爬起來。第二,有悟性。摔倒爬起來后,要能吃一塹長一智,快速學習、在犯錯中成長。第三,有遠大抱負。有韌性的創業者生命力強,有悟性的創業者能賺錢。但對于投資人來講,創業者不賺大錢,投資人不會有好的回報。那些追求小富即安的創業者對投資人來講是有風險的。

  “例如,來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工作者,他們考上了很好的大學,在技術上取得了成就。這樣的人必定是經受住了大量的挑戰才生存下來的,抗風險能力很強。這些人身上既有科學家精神又有成為企業家的潛質。應該把他們的科研力量融入企業家的市場眼光,把研究資源變成產業優勢。”祁玉偉表示,唯有讓科學家與企業家有機結合,才能成為科技事業發展的領跑者。要有意識地去發現和培養具有領導力潛質的復合型人才,著力培養科學家中的企業家。同時,要在機制體制的創新上厚植沃土,使科學家們專心致志地做好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責任編輯:范曉婷)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凡本站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中國高新網、中高新傳媒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本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高新網、中高新傳媒或者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違反上述聲明者 ,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②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或本網站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權益,應該及時向本網站書面反饋,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后,將會盡快移除被控侵權的內容或鏈接。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系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電話:010-68667266 電子郵件:dbrmt#chih.org (請將“#”換為“@”)
排行
  • 全部/
  • 本月

編輯推薦

?
掃描添加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數字報)

掃描添加 中國高新APP客戶端
掃描添加 導報微信公眾號
真实高清女处被破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美女免费视频|免费看美女扒开粉嫩尿口让男人桶|麻豆国产Aⅴ熟女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