鋮聯科技坐落于中國(南京)軟件谷創業創新城,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增材制造研究所孵化成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22年參加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南京鋮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獲評優秀企業。“根植齒科行業,用技術驅動為行業賦能,助力中國制造走向中國智造。”鋮聯科技創始人王林懷揣“科技創新,實業報國”的理想,以實際行動勇攀高峰。
曾就職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先后擔任微軟中國 微軟亞太研究院互聯網安全戰略總監、亞馬遜(中國)首席信息安全官(CISO)……他這一生或將與網絡安全威脅信息斗爭到底了,他就是微步在線創始人兼CEO薛鋒。
作為國內科技領域層次最高、規模最大、輻射最廣、影響力最強的品牌賽事,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自2012年創辦以來,先后吸引了數十萬企業和創業團隊參加。
從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舉辦之日起,接力基金創始合伙人祁玉偉就成為創新創業大賽舞臺上發掘千里馬的伯樂。
如果說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一場長達十幾年的馬拉松賽,毅達資本總裁、創始合伙人尤勁柏算得上是一位盡職盡責的陪跑教練員。從2012年至2021年間,他8次擔任評委,輾轉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材料、互聯網等多個行業賽總決賽,見證了上千家企業的成長、發展與壯大,有的項目也因大賽與毅達資本結緣,成為“毅”家人。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展示我國創新創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窗口。”作為擔任過7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評委的同創偉業管理合伙人丁寶玉表示,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是匯聚全國創新創業精英的最高級別大賽,覆蓋行業領域廣泛,涉及的項目質量之高,無論從創新性還是成長性來看,這些創業者都非常優秀。而丁寶玉對自我的定位是,做這些優秀企業的“超級合伙人”。
蘇州沙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勇闖實體瘤治療領域,公司創始人劉雅容博士在推動血液瘤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多個管線進入臨床后,在2019年將腫瘤治療先進經驗迅速落地,快速組建并帶領創業團隊,聚焦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IL)藥物的開發。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就像一座燈塔,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在蘇州英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裴瑞琳看來,一次次優異成績的取得,是對英磁新能源的鼓勵和鞭策,讓英磁新能源更加自信。
“我們在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總決賽上奪得了成長組一等獎。”杭州索元董事長羅文表示:“我們非常榮幸索元生物能夠得到這一全國層級最高、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的認可。在大賽精神指引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索元生物將為中國帶來更多重磅級全球首創新藥,持續為患者帶來新的福音。”
“我們在2005年創業,有幸參加當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并獲得了新能源與節能環保組第8名的成績,實現了國內領先的以鋰電池檢測系統為核心的智能制造解決方案供應商的發展目標。”福建星云電子董事長李有財說。
“獲得2019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京東專場決賽第一名,是對我們實力的最好展現,也是對我們從事行業的肯定,同時堅定了我們深耕霧計算領域的信心。”在回憶起參加2019年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京東專場決賽時,深圳梨享計算有限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莊奇東感慨頗深。
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和牛肉干,這兩者似乎風馬牛不相及,而它們都與同一個人有關——林東。“牛肉干大王”跨界新能源,林東成功了。
“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的舉辦,激發全民創新創業熱情,吸納優秀創新創 業人才,在全社會掀起創新創業的高潮,營造了‘鼓勵創新、支持創業’的濃厚氛圍。”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團隊一致認為,參加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既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也讓企業可以對接到更多優質資源。
以飛輪儲能為代表的機械類儲能技術越來越被人關注。北京泓慧國際能源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在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大中小企業融通專業賽首屆中國中車專場決賽上榮獲成長組一等獎,其飛輪儲能技術上的成果不容小覷。
2014年11月,每日互動股份有限公司CEO方毅帶著自己剛剛研發出的第三代項目“個推”站在第三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的舞臺上,一舉奪得當年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企業組第一名。
3年前,新材料行業老將轉身成為創業新兵的廖俊,站到了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材料行業總決賽舞臺。最終,廖俊的團隊憑借“一體化成型火箭發動機復合材料噴管項目”,以95 33分的絕對優勢超越其他選手,榮獲第一名。
10年前,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鹽酸??颂婺?rdquo;(商品名:凱美納)獲批上市,填補了國內小分子靶向藥的空白;10年后,凱美納年銷售突破20億元。
作為第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企業組第一名,北京佰仁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因為參與了那一屆大賽而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獲得“新型肺動脈帶瓣管道和單瓣補片產品研發”項目的支持、推動了該領域3個產品的順利結題,還獲得了兩個產品注冊證、輸出了該領域兩個重要的行業產品標準。
李勝是一名愛鉆研的科技工作者。2002年,他參與研發設計了一款渠道輔助設計系統,使原本需50個人花一年時間完成的渠道設計圖,只需要一個人花一周時間即可完成。
“以我們正在做改造試驗的這臺機器為例,水洗槽改造前,一次洗水要用到5噸水,改造成功后節水率接近50%!”10月4日一大早,黨的二十大代表、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鄧建軍就趕到車間,投入染色紗線水洗槽設備改造。提起最新進展,他難掩興奮。